機械化學合成法是一種利用機械能實現的無溶劑、低溫固相化學反應技術。該方法可以將反應物粉未置于球磨罐中與球磨介質一起混合摩擦高能球磨,使得反應物粉未在機械力作用下形成新的晶體結構或化學反應產物。這種方法能夠彌補傳統合成方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緩慢的反應速率、靶產率低、需要高溫高壓條件等。機械化學合成法具有反應速率快、化學反應途徑清晰、成品充分結晶、反應廢物少等優點。該方法已成功應用于多種材料合成,如無機晶體、固態電池、納米材料、金屬合金等。
機械化學是機械加工和化學反應在分子水平的結合,包括機械粉碎、機械壓力作用下的化學反應、摩擦、機械降解聚合物、空穴效應、超聲波物理化學和分子期間等等。機械化學可以看作是一門化學工業和機械工業的交叉學科。
機械化學原理
機械化學這個有時也指一種假設的分子組合器在分子納米技術中的機械合成。也可以叫做“定位合成”或“定位組合”,是一種由計算機控制決定分子位置形成化學鍵的技術。
遠古時代人們鉆木取火就是一種機械化學現象。人們用木頭相互摩擦,產生熱量并逐漸使木塊燃燒。還有就是擊石取火現象,人們用金屬敲擊燧石產生火花,引燃其他細小物質從而生火。
機械化學(mechanochemical)在化學反應水平中主要是指通過剪切、磨擦、沖擊、擠壓等手段,對固體、液體等凝聚態物質施加機械能,誘導其結構及物理化學性質發生變化,并誘發化學反應。與普通熱化學反應不同,機械化,反應的動力是機械能而非熱能,因而反應無須高溫、高壓等苛刻條件即可完成。
機械化學發展史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西澳大利亞大學Rowlands等人首先將機械化學方法用于含鹵有機物處理,開展了DDT與氧化鈣混合球磨處理試驗,結果發現球磨12h后,其中有機氯化物全部轉化為氯化鈣和石墨,采用GC/MS在產物中檢測不出有機物。此神奇效果引起了人們廣泛關注,由此,揭開了含鹵有機物機械化學處理研究序幕。